材料界面研究中心介绍
材料界面研究中心(Materials Interfaces Center, MIC)
材料界面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以学科交叉、产研融合为特色,旨在解决材料界面功能序构的科学问题,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技术,拓展材料在传感和能源领域的应用。中心汇聚创新人才120多人,包括国家级人才3人,副研以上14人,先后培养了博士后50多人、研究生100多人,毕业生们备受名企名校青睐,约80%进入华为、比亚迪等世界500强企业或读博深造。中心主任:喻学锋;执行主任:周文华。
中心先后承担100多项科研项目,建设实验办公场地2000平米及中试场地1万多平米,组建了1家市重点实验室、2家市工程中心、1家市中试基地和10多家企业联合实验室。中心近五年在《自然-纳米技术》、《自然-合成》、《自然-通讯》等刊物发表JCR一区论文120多篇,编著专著3本;拥有发明100多项,孵化了2家专精特新企业。
中心创立了材料CRDO研发服务体系,将材料研发工作标准化,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获企业横向经费合同超2亿元,推动了十多个新材料产品走上“货架”。
中心研究方向:
◈ 材料人工智能
聚焦材料人工智能创制技术、通过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多学科交叉融通创新,解决材料科学领域的维数灾难和设计-制备关联性差等重大难题。发展材料大模型、数据库技术、AI智能体、具身智能机器人科学家、中试智能体等。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成功开发全球首个纳米晶材料数字制造平台;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 微纳生物传感
基于材料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生物功能元件、生物检测传感器、医学成像探测器等。组建了深圳市微纳生物传感重点实验室(筹)、深圳单分子检测技术与仪器开发工程实验室、与深圳太古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微纳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特等奖、两获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
◈ 能源材料技术
基于材料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新型能源材料,包括黑磷、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和添加剂材料、电池粘接和封装材料、电池热管理材料(导热胶、气凝胶等),开发新型晶体生长技术、聚合物改性技术、电池回收技术。团队现已建设了深圳市二维原子晶体制备技术工程中心;并与外溢机构武汉先进院共同组建了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了从材料理性设计到中试工艺开发的全链条技术创新体系(CRDO模式)。